【48812】伏兆娥——活泼在剪刀上的“花花国际”

时间: 2024-05-01 01:38:03 |   作者: kaiyun官方下载app

  伏兆娥6岁起就跟着姥姥和母亲学剪纸,生长在海原的她,现在对错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第三代传承人,一起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伏兆娥剪纸”注册,现在已经成为宁夏著名商标。现在,“伏兆娥剪纸”这一品牌在全国各地名望不小,常常有很多外省人景仰找到伏兆娥,拜师学艺,一睹她的风貌。

  其实,在没有注册“伏兆娥剪纸”这一商标前,伏兆娥就已经是海原县的名人。“1995年,家里缺粮,我靠着手中的剪纸换来了粮食。剪纸是我的‘救命恩人’。”伏兆娥回想,其时,她想都没想过剪纸会成为她一生斗争的工作。后来,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她开了一家饭店,空闲之余剪纸,并将著作寄给各大报社,不少媒体刊登过她的著作。“伏兆娥剪纸”就这样渐渐走进人们的视界。渐渐地,她的著作走向全国,乃至走上国际舞台。随之而来的是,她的剪纸著作先后屡次在国内外进行展览,并两度荣获我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1995年,宁夏、陕西等地电影制片厂找到她,拍照纪录片,首要展现她剪纸的进程。同年,联合国第四次国际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播放了伏兆娥的剪纸纪录片,为此伏兆娥荣获“中华巧女”终身称谓。

  1996年,电影《这女人这辈子》在镇北堡影视城拍照,电影里的主人公心灵手巧会剪纸,影片中的500多幅剪纸著作都出自伏兆娥之手,这些著作终究为电影带来“最佳美工奖”。

  1997年,伏兆娥受邀入住镇北堡影视城,举家搬到银川。当年五一假日,她靠剪纸挣了3000元,还被称为“西北榜首剪”。就这样,她在影视城一剪便是20多年,为游客剪了近10万幅人物头像。

  伏兆娥带出了张云仙等5位自治区级剪纸非遗传承人,她的3个孩子从小潜移默化,不只学业有成,也都把握了剪纸技艺,就连6岁的外孙也会拿起剪刀剪出个像样的图画。她的女儿李剑传承了母亲的技艺,在银川IBI育成中心开设艺盟文创工作室,从事剪纸、研制、文创和训练。

  2009年,李剑大学毕业,从母亲那里借了3万元建立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她开发的榜首个产品是剪纸贺卡,榜首年制造了3000多张,收入不到1万元,这让她觉得剪纸需求立异。通过无数次实验,她成功将丝绸与剪纸融为一体,产品推出后大受欢迎。2011年,公司总销售额达370万元,2012年打破500万元。现在,企业具有3名联盟艺术家、50多名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和200多名女人手艺制造承包商,剪纸品牌“伏兆娥剪纸”名扬国内外。现在,该公司文创产品已达200多种,帮扶了2000多名贫穷妇女。

  伏兆娥的著作《回汉公民奔小康》荣获我国浙江(金坛)第五届剪纸大展金奖,被我国国家博物馆永久保藏。她被特聘为南京大学风俗艺术研究室民间剪纸艺术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等称谓。2016年,其著作《宓羲女娲》当选《我国民间美术精品集》,并被选入第四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我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著作效果集;22幅剪纸著作当选《我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译介》《我国剪纸精品集》《我国当代剪纸传承大师·伏兆娥卷》。

  在伏兆娥眼里,剪纸是一件简略的事,将图画在心底描画,再将心中所想用一把剪刀绘声绘色跃然于纸上。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便能“画”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国际。(木子)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协作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