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电影 王兴东:好的电影故事百度查不到、抖音表现不了

时间: 2024-04-22 12:57:03 |   作者: kaiyun官方下载app

  近日,电影《小道》摘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片中细致描绘了在江西生活的切片,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该片由今年72岁的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执笔。

  王兴东自1975年开始写剧本,曾担任《建国大业》《离开雷锋的日子》《辛亥革命》等电影的编剧,漫长的编剧生涯让他一直以电影创作的视角去打量这样一个世界。光影江苏特别邀请王兴东先生做客“大咖说电影”栏目,聊聊关于电影创作的那些年、那些事。

  王兴东曾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他在创作中的3个观点, “在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写作是灵魂与灵魂对话”“精品首先是线年过去,他依然坚持着这些原则走在创作好电影的路上。

  王兴东:电影现在已确定进入了新的时代,是通过媒体传播的时代,不再是过去我们胶片时代,不再是写《今天我休息》《五朵金花》《舞台姐妹》这样的时代。现在电影慢慢的变成了世界各国软实力竞争的名片,或是说“无国境的精神”,一部影片在整个世界都能接受,都能作用于人的精神,认识这个民族、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过去我们说电影是装在铁盒子里的“大使”,现在电影的传播力非常高,因此今天的电影有了新的定义,凡是电视能解决的、凡是百度能查到的、凡是抖音能表现的,我们都不能作为电影来表现。

  王兴东:文化强国,这中间还包括电影强国。电影的强国,就必然是剧本的强国。剧本的强大源于文学原创的强大。一部电影的首脑是剧本,拍电影就是拍剧本。因为现在一切文化产业,都是内容为王、创意致胜。

  内容就是故事,要讲好中国的故事,首先得编好故事,我们看很多东西,比如我们中秋节吃月饼,尽管月饼盒子包装精美诱人,咱们不可以吃月饼盒子,还是要吃月饼,内容为主,电影的月饼内容是好故事。那故事掌握在谁手里?编剧手里。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产物,如果比成4×400米的接力赛的话,编剧是跑第一棒的。要想成为电影的强国,首先要格外的重视编剧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

  “我从《蒋筑英》到《小道》,见证了这座奖杯所蕴含的奖励精品、刺激原创、导引市场、守正创新的意义。三十年啊,我手中的华表杯已有锈迹,但是深入生活搞原创、不嚼别人嚼过的馍的创作理念不能生锈。生活是无字的剧本,剧本是有字的生活,到生活中充电,在银幕上发光。深入生活就是深入人心,得人心者才能得华表。”这是王兴东写在《从蒋筑英到小道有感华表杯政府奖三十年》一文中的话,也是他的创作理念。

  光影江苏:对于青年编剧您有何建议?您觉得成为一个编剧最重要的素养是什么?

  王兴东:青年编剧要做好走长征路的准备,要去做达尔文,去发现人是由猴子变成的,一定要敢于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别人写过的你不能随人之后,仰人鼻息不行,把别人的旧毛衣,拿来拆一遍重织一遍不行,吃别人嚼过的馍不行,要永远记住,别人的成功就是你的坟墓,因为电影就是一次性。

  就像江苏的《守岛人》拿了金鸡奖、拿了华表奖,很优秀。你能再写个《守岛人》吗?《守岛人》拍到这个程度都已经很成功了,就不能写了,所以你要不断去发现、逼着自己去创新。《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过,这样一个世界上不缺最好的导演,不缺最好的演员和摄影,但是缺好剧本。缺好剧本的原因是缺思想,所以说全世界电影的危机都是缺好剧本、缺原创缺好故事。内容为王,内容是智慧、思想、作家的心血与发现,没有好的发现就没有好的表现。

  光影江苏:在您的编剧生涯中,创作了很多经典的历史题材影片,请问您在写此类剧本过程中最大的心得是什么?王兴东:以史为鉴,重在提炼,塑造新形象,反对“流水账”!即写历史题材电影不应该只是翻译史料,流水帐式地记录下来,要注重对于人物性格的细致刻画,人物关系的构织,设制人物之间冲突焦点,人物观念的变化,以史树人,而不要以人带史。写这个人办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再现历史事件中的人性,这样的电影才有开发的意义。

  光影江苏:在主旋律电影之外,您还创作了如《飞来的仙鹤》等优秀的儿童片,在您看来,儿童片创作的重点是什么?

  王兴东:当年拍摄《飞来的仙鹤》的记忆至今都很鲜活,是这部儿童片,让我脱掉助理编辑帽子,成为专职编剧至今。儿童片最大特点就是真善美,不能写一些概念、口号性的东西,写真善美全世界都会接受的,儿童片最大特点就要有童趣。

  关于儿童片创作,我认为咱们不可以把儿童片当做小儿科,现在我们的创作环境多把儿童片作为练手、小成本影片。但海外很多国家并没有把儿童片当做小儿科,像迪士尼拍很多片子都专门给孩子看的,再如《小鬼当家》《哈利波特》等,包括伊朗电影《小鞋子》也有很大的世界市场,所以别觉得儿童片是小成本、小片子。其实儿童片是最有观众市场,“小手牵大手”,一家人走进影院看电影。

  剧本是电影出生的户口本,本中之本是人物。“写好人物形象,杜绝写流水账。”“走人走心不走事,走出性格完事。”这是王兴东在写电影《蒋筑英》时最大的心得。而塑造好人物,则是他认为电影走向观众、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影江苏:《小道》前不久刚刚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这部作品中,您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王兴东:这个剧本我写了十几年,2003年底,我就去到了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进行了全面调研和采访,2004年就开始了剧本创作,2008年我将剧本改编成广播剧《深情》,中间历程诸多坎坷,直到去年这边电影才终于和大家见面,此次能够获奖,我很荣幸。

  说到塑造人物,导演斯皮尔伯格说过:“一般都是主人公不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然后以某种方式,设法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可以称为好剧本。”我在《留村察看》和《小道》创作中尝试这个经验,即主人公落难底层,如何又反弹起来。而这一人物形象也因演员卢奇的塑造,更为充盈可爱。

  光影江苏:最近几年的国产片,您认为哪些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好?王兴东:近些年,国内的一些片子有很多长足的进步,譬如说《你好,李焕英》这个片子是贾玲写了她母亲的故事,它内容和形式做了完美统一,用穿越的方式表达了她对母亲的真情实感。还有《人生大事》中朱一龙演的莫三妹和《我的姐姐》中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形象,都是蛮好的。

  王兴东:当时我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的时候,江苏那时候是买拷贝最多的省份,可以感觉到,从当时起,江苏的电影市场就非常蓬勃。电影一直在江苏都受到格外的重视,江苏的文化资源非常有厚度,江苏的经济、科技也都非常发达,对于电影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当时《小道》在创作阶段,江苏省级电影主管部门和苏州电影主管部门都给予了这部作品非常大的支持,我很感谢。

  我看得到江苏抓电影精品力度很大,这一点很值得赞赏。电影是“奥运会”项目,要用世界的眼光来做电影,江苏的电影创作也要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贡献更多电影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