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的力量有多大

时间: 2024-03-11 21:59:48 |   作者: kaiyun官方下载app

  从7月中旬起,我们弘扬沂蒙精神采访组踏上了探寻沂蒙精神的路程。近一月时间内,横跨十余县市,虽是走马观花,但心灵总被震撼。从革命老区沂水县、沂南县,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身为重要战略区域的渤海之滨,再到今天活力焕发的“黄蓝”经济区,一条清晰的脉络展现眼底,一种耀目的精神贯穿始终。

  它生命鲜活,浑然天成,绵长如黄河,高耸似泰山。采访途中,我们移步换景,似采撷珍宝精粹。它诞生于沂蒙老区,长成于齐鲁大地的沂蒙精神,是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弥漫于民间,灌注于齐鲁儿女的血脉,经过几十年的磨砺和积淀,最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徂徕山是泰山的姊妹山,一座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宁静的青山绿水间。70多年前,一面火红的旗帜从这里升起。

  1938年1月1日,各地赶来的160余名爱国志士,携带着五六十条各式和长矛,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誓师大会。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宣布:“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正式成立了!”

  这160余名仁人志士,有的来自田间地头,有的来自工厂车间,有的是青年学子,也有生活优裕的开明士绅。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他们抛家舍业,拿起武器,点燃了山东革命武装起义的火种。

  回到沂蒙精神诞生的原点,我们一遍一遍追问:究竟是什么促使一个一个人、一个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一个村庄付出最为昂贵的代价,坚定不移跟着党的步伐,一心一意支持革命?

  “我12岁那年,村里来了七个兵,三个男的四个女的,穿着灰色的衣服。他们手里拎着水桶、刷把,农村的孩子看了很新奇,跟在他们后面闹。他们到村里贴标语。”

  “锄汉奸,打日本,武装起来,救中国!”女兵把一条一条标语,逐字念给孩子们听,教孩子们学唱抗日歌谣。83岁的老人诵出当年歌谣时,有一种庄严郑重。那一幕,影响了他的一生。16岁那年他坚决要求加入八路军,此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历经枪林弹雨,他在革命的道路上无怨无悔。

  陈毅“莱芜大捷”诗,把我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莱芜淄博战血红,我军又猎泰山东。百千万众擒群虎,七十二崮志伟功。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

  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长162米的烈士英名录长廊上镌刻着55308名烈士的名字。他们中三五成群的同姓人来自相同的村庄,兄弟叔侄齐上战场,而更多的牺牲者没有留下姓名。

  渤海区曾是山东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不屈不挠地坚持了以黄河入海口为中心的平原抗日游击战。经历风风雨雨,老渤海精神的火炬从未熄灭。

  今年8月1日建军节,刚出院不久的吴玉环老人为滨州军分区、滨州消防支队的战士送去了200双鞋垫。自1963年以来,今年71岁的吴玉环为甘肃、济南、北京、河北、滨州、天津等地的部队官兵做鞋垫5万多双。

  父亲是一位老八路,母亲是一名地下党员,吴玉环六七岁的时候,就看到母亲经常做军鞋、军袜支前。吴玉环嫁给了一名战士,又把儿子送进了军营。给战士们做鞋垫是吴玉环老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她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做鞋垫,光缝纫机就用坏了六台。

  在滨城区工作的一个退伍老兵说,吴大妈49年来做的鞋垫能够“装备”一个军。

  刘集后村是一个普通的北方村庄,这里保存了一本改写中国人命运的书——第一个中译本《宣言》。

  69岁的刘奎湘站在自家老宅院里,指着堂屋的后窗,说了这样一席话:“那年,我爷爷在潍坊干革命,半夜里偷偷回家从后窗爬进来。正好赶上我母亲刚刚生下第一个孩子。一家人都很高兴,爷爷说:我从潍县过来的,孩子小名就叫小潍县吧!呆了多半宿,天亮之前,他又从窗户里跳出去走了。”刘奎湘的祖父是刘集后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宣言》是他在夜校秘密传播的教材。这是他最后一趟回家,不久,就牺牲了。这个村庄诞生了中国北方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

  刘奎湘眼圈红了,他深知一个家庭为革命付出的代价。“敌人到村里抓,抓不到人,就把我奶奶抓走了。”刘奎湘带我们去西侧灶屋里,灶台上搬开地锅露出一个秘密的地道口,这里不止一次掩护过全村的人。刘奎湘的奶奶被关了几个月后放回家,头上带着审讯时被打出的大包。多年之后,她的大儿子摸着那大包,不说话眼泪先掉下来。

  说起地雷战,很多人的记忆来自于那部著名的电影。海阳是地雷战的故乡,故事发生在这里,电影也是在这里拍摄,剧中的男主角赵虎,其原型就来自于当地的两位民兵英雄,赵守富和于化虎,玉兰姑娘的原型则是当地著名的女战斗英雄孙玉敏。1940年春,日军侵入海阳,疯狂实行“三光”政策,公路两侧的赵疃、文山后等村子受害最严重,反抗也最坚决。在赵守富、于化虎、赵同伦、孙玉敏等人的带领下,海阳地雷战打得风生水起,创造出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设雷手段,户户有雷人人布雷,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如今,当年的战场也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阵地,只有陈列在纪念馆里的那一颗颗地雷,标记着烽火硝烟中老百姓的不屈不挠。

  车子行驶在沂水之滨平坦的道路上,眼前呈现的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城——碧波荡漾的沂河犹如一条玉带纵贯南北,两岸广场园林郁郁葱葱,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印象中的沂蒙老区,红色革命传统深厚,但是总摆脱不掉贫穷落后的印象。二十多年前,这里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今天的临沂是名满全国的商贸名市、生态水城,不仅成了山东的一张名片,也是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

  沂蒙精神,让今日之沂蒙老区旧貌换新颜,而沂蒙精神的践行者们在新时期呈现出的风采更加夺目。

  今年6月1日傍晚,临沂出租司机李学国和爱妻陪儿子到沂河畔过儿童节,突然,一阵急切的呼救声从湍急的河水中传出,李学国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由于水流湍急,李学国的纵身一跳,竟然成为与妻儿的永别。

  6月4日,400多名与李学国素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车队,将李学国的骨灰送回河东区汤河镇老家。

  李云广,临沂一家小型民营企业的厂长,平时省吃俭用,生活节俭,全家住在不足60平方的房子里。这个并不富裕的民营企业主,在过去的十余年间累计为教育捐款700余万元。

  谈起捐款的动机,李云广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感恩”。李云广小时候家境贫寒,弟弟溺水,他亲眼目睹众多好心人不顾危险下水搜寻,两岸密密麻麻站着的父老乡亲满含关切目光。

  宋连胜是临沂最早走上个体经营道路的农民之一,如今已创立自己的文具品牌。这个脸上写着耿直的农民之子,曾有过一次“炫富”的经历。1998年,宋连胜得知家乡盛庄一中要进行扩建,捐款会上,他左思右想,伸出一个巴掌。校方喜出望外:捐五万!生意刚刚起步的宋连胜,原只打算捐五千元,看到乡亲们期许的目光,他一咬牙,贷款也捐五万!多年后,宋连胜才说出内情,沂蒙人的侠义奉献尽在此间。

  72年前新年到来的第一天,大众日报诞生在沂蒙山区,自此,这张传递党的声音的红色报纸,这张深受沂蒙精神滋养并以传播沂蒙精神为己任的报纸,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成为实力雄厚的大众报业集团。如今,新来的员工都要举行一个庄严仪式——到沂水寻根,接受沂蒙精神的洗礼,强化着传承沂蒙精神的自觉。

  记者此行,每到一地历史博物馆、展览馆,总能看到大众日报的影子。大众日报战地记者的图片和文字,还原着战争的惨烈与悲壮,透露出的是始终与人民大众在一起的情怀。说大众日报是沂蒙精神的实践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当不为过。

  树冠摩天离不了深深扎在地下的根,枝叶葱茏离不开土地的滋润。2007年初,为解决报社创刊地云头峪村的吃水问题,大众日报社联合省地矿局找水打井,找水“王牌军”901队住进山村,找水专家走遍了云头峪的沟沟坎坎。2008年春节刚过,静谧的小山村就响起了隆隆的机器声。当钻头钻到397米,清冽的泉水喷涌而出。

  报社和地矿局约定,每年为老区的乡亲打一眼井。2009年,连崮峪村的乡亲们吃上了深井的水。2010年,找水的队伍踏着春节后还没有消融的冰雪,来到了马牧池乡的小洼村。这眼井,打到了455米,钻出了最好的矿泉水。今年,又为莒南县前官庄村的乡亲们打井成功。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说:“打井,让我们的灵魂经受了洗礼。一眼眼深水井,接续起大众报人和人民大众一脉的血缘,也使报纸和报人生命的根脉扎得更深、更牢。”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